您的位置:首页 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知识
新闻资讯
 
 
联系我们

地址:丹东市振兴区体育馆路34-2号(锦绣家居旁)
电话:0415-3148703
传真:0415-3122836
总经理电话:13304951618,15942566752 王
网址:http://www.v157.com/
邮箱:slprint@163.com


  >行业知识
 

印刷发展史

来源:原创    时间:2017-11-24 08:34:13

印刷术起源于中国,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,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,是经过很长时间,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,即唐朝初期。


7世纪,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。


宋仁宗庆历年间(1041-1049),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。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。


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忽必烈的谋士姚枢用活字版印刷朱熹《小学》、《近思录》和吕祖谦的《经史论集》等书散布四方。


元代科学家王祯(1260-1330)发明木活字版,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。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《毛诗》。由于该书的《唐风·山有枢》篇内的一版中"自"字横排著,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。


王祯在《农书》中叙述木制活字:"今又有巧便之法,造板木作印盔,削竹片为行,雕版木为字,用小细锯锼开,各作一字,用小刀四面修之,比试大小,高低一同。然后排字作行,削成竹片夹之。盔字即满,用木榍榍之,使坚牢字皆不动。然后用墨刷印之"。王祯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万字的《旌德县志》100部。


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,见于元代科学家王祯(1260-1330)在《造活字印书法》(1298):"近世又铸锡作字,以铁条贯之,作行,嵌于盔内,界行印书,但上项字样,难以使墨,率多印坏,所以不能久行。"


元朝(1271年-1368年)已有双色红、黑套印之书籍。


元英宗至治二年(1322年),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,用十万木活字,排印《大学衍义》四十三卷二十册。


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《壁水群英待问会元》、《四友斋丛说》、《晏子春秋》、《小字录》、《栾城集》等。


明朝时期(1368-1644年),出现了双色、四色套印的印刷品,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。


15世纪中叶,约翰·谷登堡 (1397-1468)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,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,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。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,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。